“为医学,最后捐出这把老骨头”

2018.07.25点击:
 “我能为党干点啥?还能为人民做些什么?”老党员席慧馨常常这样问自己。然而,她已93岁高龄,行走不便,做什么都吃力,最终,老人决定——“为医学,最后捐出这把老骨头!”


  捐献遗体器官!这让后辈们非常惊愕——席慧馨祖籍江苏,25岁就流浪到了万州,曾经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去世后回老家安葬,陪伴父母亲人。


  老人为啥违背自己的心愿要捐献遗体器官?日前,重庆日报记者赶到湖北利川苏马荡,拜访了来此避暑的席慧馨。


  “党把我一个‘戏子’变成了人民艺术家”


  “不值得采访!不值得采访!”席慧馨虽行走不便,但精神矍铄、思路清晰,“党把我一个‘戏子’变成了人民艺术家,这是我应该做的。”


  1925年,席慧馨出生在江苏省兴化市,9岁学艺,11岁登台,12岁时便与京剧大师梅兰芳同台献艺——在京剧《木兰从军》中,梅兰芳扮演花木兰,席慧馨扮演花木兰的弟弟花木棣。


  北京、上海、武汉、南京、香港……旧社会,唱京剧没地位,除了流浪,还时常遭遇刁难、打骂。席慧馨说,曾经他们因为拒绝一个国民党军队副官的宴会,被关进了牢房。


  后来,养父准备把她嫁给一个国民党军官做“小老婆”。“我就逃婚。”席慧馨与心上人席上宾一边流浪、一边演出,从南京到武汉,最后到了重庆。1949年,全国陆续解放,席慧馨顺江而下一边演出,一边往江苏老家走,“在万县演出时,就有解放军动员我们参军。”


  那时,席慧馨不了解解放军、也不清楚共产党,一心就想着早点回家。她白天演戏,晚上军管会的人就来家里做工作,有时还带她去参加诉苦大会。席慧馨说,让她印象最深的是,解放军部队进城时,市民敲锣打鼓欢迎,不像国民党军队来了,大家门都不敢出。


  没有刁难、也没有强迫,军管会耐心细致的工作,让席慧馨动摇了回家的想法。1951年10月1日,万县市京剧团成立,年仅26岁的席慧馨因为较高的艺术造诣被任命为副团长。


  “旧社会,我们演出就是为了吃饭,为了养家糊口。”席慧馨说,“党的教育,让我慢慢明白,自己的演出不只是为吃饭,更是为人民大众服务。”


  “积极分子、文艺尖兵……是党,把我从一个‘戏子’,变成了人民艺术家。”1958年9月3日,席慧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面对党旗宣誓的那一刻,她有了“一心跟党走”的信念。


  “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,要那么多钱何用”


  到京剧团后,席慧馨的工资并不低,还比一般工薪阶层高出不少。然而,1999年,70多岁的席慧馨搬家与女儿席学红合住时,她交给女儿的存折上,却仅有600多元余额。


  这么多年,席慧馨的钱去了哪儿?这时候,老人才向女儿一一“坦白”——


  1952年,席慧馨因为工作努力,被评为四川省劳模,获得奖金20元。当时,正值抗美援朝,她毅然将这笔奖金捐给了前线。


  后来,席慧馨分管行政工作,平时为剧团添置小道具、小用品这样的事情,她都是自己掏腰包。在剧团,席慧馨就是同事们的“小金库”,每月都有困难的同事找她借钱,10元、5元,她都是慷慨相助,也从不计较别人还不还。


  上世纪70年代,组织上落实干部政策,给席慧馨补发了3600元工资。当时,这笔钱足以在万县城里买两套像模像样的住房,但她将其作为“特殊党费”交给了组织。


  1976年唐山大地震、1998年长江洪灾、2008年汶川大地震……几十年来,哪家有困难、哪里有灾情,席慧馨都会慷慨解囊。而她自己穿的衣服,却是补了又补还在穿,一个茶杯用了快40年。


  “您为啥不替自己、家人想想啊?”面对亲友们的质问,老人说,没有共产党,自己就是一个居无定所的“戏子”,挣着钱了就吃饱饭、没挣钱就饿肚皮,是共产党给了她稳定的工作,让她有了稳定的收入,让她成长为文艺人才、人民艺术家,“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,要那么多钱何用?能吃饱饭就行。”


  同时,席慧馨也潜心京剧人才的培养。她教出的学生董玉媛,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、梅派弟子杜近芳收为“开山”弟子;14岁进团的程联群,如今已是重庆市戏剧家协会主席、重庆市京剧团党总支书记、国家一级演员……


  1960年4月,席慧馨参加了四川省文艺工作者群英会,并被评为四川省“先进文艺工作者”。


  1981年,61岁的席慧馨退休后,仍坚持送文艺下乡。原万县地区的区县,老人只剩下城口没有去。就在当年,席慧馨带团把京剧送到了城口。


  “还能为党干点啥?为医学捐了这把老骨头”


  “我能为党干点啥?还能为人民做些什么?”女儿席学红说,这句话几乎成了席慧馨的口头禅。“年纪越大,就想得越多。”


  尽管已90多岁,但老人耳聪目明,一直坚持收看《新闻联播》,关心国家大事。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,老人每天都守在电视机前收看直播。


  “实现‘两个一百年’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……”席慧馨说,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时,一股暖流顿时从心头涌起。


  两天后,席慧馨告诉席学红,自己想在去世后把遗体捐献出去,也算是这辈子为社会做的最后一点贡献。


  “您说啥子?”老人的决定让席学红很吃惊。席慧馨离开老家到万州70来年了,她多次向女儿表达过自己的心愿就是“落叶归根”——去世后骨灰送回江苏兴化老家与自己的父母、丈夫葬在一起。


  “老家的亲人都帮你选好墓地了。”席学红很是不解。


  席慧馨告诉女儿,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,自己是无法看到,也无法投身其中了,但作为一名党培养、教育多年的老党员,自己还是可以再做点什么。老人说,思来想去,只有捐出这把“老骨头”,让自己的器官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发挥点作用。


  席学红劝说无效,又请来亲朋好友,甚至老人曾经的同事一起来做母亲的工作。大家建议老人只捐眼角膜,遗体保留。但席慧馨认为这样自己发挥的作用太小,还是坚持捐献遗体,并威胁女儿如果不帮忙办理,她就自己拄着拐棍去办手续!


  今年2月26日,席慧馨用颤抖的手,在《遗体(角膜)捐献志愿书》和《重庆市遗体(角膜)捐献志愿登记表》上摁下了鲜红的手印。


  “我的一切是党给的。现在,我也把我的一切献给党。”老人平静地告诉重庆日报记者。


来源:重庆日报